Peter Lynch-1994 lecture -重點摘要
前幾天看股癌轉貼的影片,看完之後隨手做個重點整理。 內容是彼得林區於1994年發表的演說,包含一些他對股市的看法、經驗分享。 雖然年代久遠,但很多想法都意外地仍然適用於現今的股市當中。 ============================================================ ●原始影片: (※影片已經有翻譯繁中字幕,有興趣者可自行點入觀看。) ============================================================ ●重點摘要: 1. 散戶的投資可以做得比機構更好。 機構及投行有各種電腦、菁英、金錢在操作股市,一般散戶投資人普遍認為自己沒有希望可以贏過他們,但事實上這種認知是錯誤, 如果散戶一開始就認為自己玩不贏,這種負面心態會導致他們開始胡亂投資 ,那本來就會得到很悲劇的結果,跟機構沒關係。 我 認為大眾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股市中做得很好的,機構常常是一支股票長期股價高漲或低迷的原因,對於熟悉這行業的散戶來說是件好事。 2.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知道你到底在買什麼。 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說出他們為什麼要買那些股票。 我聽過最離譜的答案是「我買它是因為它一直在漲阿!」如果你沒辦法在一、兩分鐘內跟一個 10 歲小孩說清楚你買那支股票的理由,你就不該買。 80% 的投資人都有這個問題,大家喜歡去買那些你根本搞不懂、敘述寫了一堆垃圾的電子產品股票。而我在「鄧肯甜甜圈」賺到 10~15 倍的報酬。 因為我知道什麼是甜甜圈,即使是金融危機我也不擔心,因為每次我去買甜甜圈都能看到很多人在排隊。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投資什麼,那肯定會賠錢的,這就是投資最重要的原則。 人們很在意自己的錢,比如你要去買冰箱或微波爐會去看其他消費者的評測、想買車的時候也會問周圍人的意見、買房前會跟鄰居打聽、去旅遊前會查查旅遊指南、但買股票的時候,卻會因為在公車上聽到一些小道消息就在當天決定把自己半輩子的積蓄都投進去,然後開始抱怨為什麼我都賠錢、抱怨那些用電腦交易的投資機構。 你在買之前沒有做任何研究、沒看過任何一份財報,怎麼可能不賠錢。 3. 從股市中賺錢其實是有方法的,股票上漲也是有原因的。 我一直試著說服這些人這點,舉個幾個例子,可口可樂 32 年來每股收益上漲了 30 倍,伯利恒鋼鐵股價比 30 年前跌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