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1的文章

2021.03.04-Mohnish Pabrai’s Q&A Session with MBA Students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 March 4, 2021(重點節錄+部分翻譯)

圖片
 Mohnish Pabrai和 Georgetown University 的學生於2021.03.04的Q&A對談紀錄 邊聽邊整理一下重點,關於他自己的投資歷程、用的方法、投資建議等等的。 粗體字是主持人或學生問的問題,下方是Pabrai的回答,總共有18個問題跟回覆。 很多問題問得很好,投資大師的回覆也很有意思,分享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 ●原始影片: ●重點摘要+翻譯: Q1:可否告訴我們您當初踏入專職投資領域的原因?如何開始經營自己的基金、以及隨著時間是如何發展? A1: 基本上 我是從業餘愛好開始的,我聽說了巴菲特、查理蒙格以及葛拉漢的投資方法,然後我就一直在運用他們那套方法來進行投資 ,大概5年左右我自己獲利不錯、在市場上取得了一些成功,我有幾個朋友平常就會一起討論股票、我會跟他們報明牌、告訴他們股票相關的訊息之類的,大概在1999年的時候他們說「股票訊息是非常隨機的,你有時候會告訴我們買進,然後可能之後我們有一段時間沒碰面,我根本不知道要賣掉還是繼續持有之類的後續要怎麼操作。」所以我們9個人決定把股票買賣的操作給系統化,他們大概給了我100萬、每個人約出資10萬美金上下,他們想讓我來管理這些資金,我們就建立了合作關係,並且我套用了巴菲特在1950年提出的合夥制度規則,我們在1999年7月成立了Pabrai Investment Funds,大概經過了15個月,到2000年底,我們資產規模達到250萬美金,第一年就增長了約70%,從那時候起我們才比較認真看待這個業務,並且試著去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跟資產投入,然後資金規模逐漸擴大,我們賺了幾億美金,就是這樣。 Q2:您的基金目標是什麼?未來的五年、十年和過去最初的五年、十年相比,選擇的股票又會有怎樣的改變呢? A2: 在這個行業中,你需要持續學習,我認為投資的知識是累積性的,所以和其他像是籃球員、足球員不同,隨著時間經過,你理論上會越來越強、越做越好,你可以持續提升自己甚至到七十歲、八十歲 ,這是很棒的,我的意思是,我獲得了更多的經驗,能夠從自己的錯誤中、其他投資者的模型中學到很多東西。 我在去年對管理資金的方式做了重大的改變,主要是受到Nick Sleep和他的搭檔Zach的...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The Coronavirus Crisis and the Stock Market重點摘要+部分翻譯(股市大跌時如何操作?)

圖片
●標題:冠狀病毒危機與股市 看了哥倫比亞商學院2020.04.20的公開課程,談及冠狀病毒疫情如何影響股市, 以及說明在股市大跌時應該如何評估持股及操作。 以2020年3月因COVID-19影響股市的狀況來分析,講者Tano Santos教授為知名的價值投資者,影片中以他自己的持股NIKE和DE做舉例說明兩種分析模式。  總長約80分鐘,過程用到很多財務相關的專有名詞,如果沒有相關背景的人聽起來可能稍微有點吃力。加上Q&A之後篇幅有點長,所以我把Q&A的部分拆成另一篇文章整理。 截圖可能不太清楚,如果有看到有興趣的內容也再請大家再自行到影片中去觀看了。 覺得整個演講都蠻受用的,不管是下跌時的操作原則、還是兩種簡單的估值方式,都很有邏輯。 隨手整理記錄一下,也做為自己日後的操作參考。 ================================================= ●影片網址: ●重點摘要+部分翻譯: 疫情對市場的影響以及應考量事情(0:00~3:00) COVID-19會怎樣影響金融市場?我們又該如何建立有彈性的投資組合? 在開始分析前,我想我們要先從下列三個角度來思考,當然,首要目標是解決悲劇性的公共衛生危機、解決焦慮和恐懼,可以嘗試把它們納入你們的分析當中。 1.公共衛生危機 -狀況有多糟糕? -我們醫療體系是否足夠支撐?(如果疫情更加嚴重的話) 2.總體經濟狀況 -總體經濟會如何改變?經濟復甦的狀況會是U型、L型還是V型? -國家的政策是什麼? 3.金融市場 -如何把所有的因素都考量進去? 這是非常困難的,上述因素都會影響,某種程度上需要去預測接下來的幾個月、幾年,市場會是如何變動, 接下來我想先廣泛地帶大家了解一下COVID-19帶來的影響,然後實際帶著大家評估幾家我和我的學生們正在討論的公司。 病毒擴張的情況(3:00~3:50) 從義大利、中國、西班牙、美國的死亡人數統計可以看出趨勢,先是第一波被病毒影響的國家-中國,再來是第二波的義大利、西班牙,然後是美國正處於早期、正在步上西班牙的後塵。 病毒對市場的影響及對隔離政策的看法(3:50~13:07) 股市某種程度上對疫情是有所反應的。 疫情對不同領域的影響是不同的。 大多數市場是非理性的,像是食物、零售市場反而是成長的,由於需求大增、人們的預期心理,驚慌失措的去...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The Coronavirus Crisis and the Stock Market-Q&A部分

圖片
● 原始影片: 前半段演講內容請見: https://tinyurl.com/yhveohcy 聽眾提問Q&A(44:04~1:20:46) Q1:從供需角度來看,當前的COVID-19危機和2008與2000年的狀況有什麼區別?現在和以前都一樣,「理性和資產價格高於估值」似乎是股市下跌的罪魁禍首? A1:這是個好問題, 在全球金融危機和今天的危機有很重要的區別,其中一個重要的區別是,在金融危機期間,金融體系有嚴重的償付能力問題 ,我們不知道08~09年的償付能力洞有多大,但從概念上我可以知道明顯不同,因此你必須實際執行一個流程評估,才能清楚知道償付能力差距的程度。這次危機,美聯儲也馬上提出了所謂的「補充資本援助計畫」,我們都發現償付能力的問題,所以這次他們很快就先去找那些經歷過房地產泡沫的特定金融機構進行協助,這也是市場反彈這麼快的原因之一,這次的危機其實更嚴重,因為在現今的狀況下,政策很難像當時那樣針對性地去干預市場。 我不想把我們曾經面臨的挑戰講得太簡單,但 在金融危機時,什麼是容易的?容易的是對問題的判斷,我們很快就能知道是金融機構償付能力的問題 ,當然當時可能存在著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問題,包含錢從哪裡來?納稅人是否願意用稅金去救金融機構?...等等的,但只要解決了,美元和歐元區的金融危機就結束了。 今日的疫情並不是這種狀況,政策措施都還不太清楚、我們沒有足夠的工具或著說手邊的工具沒能足夠準確地診斷應對問題,復甦狀況很可能是非常不平衡的 ,有些領域可能復甦的超快,可以快速轉變成遠程提供任何服務,而其他事情,例如旅遊業,可能就要花很多時間才有可能回來。 這樣說吧,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慢動作的地震,金融危機就像一場普通但超劇烈的地震,持續了幾分鐘,東西全垮掉了,但至少我們知道如何重建;而這次疫情危機,我們仍在思考如何應對、政策措施要如何干預,所以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找到出路。 回到上面的建議,這個過程你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即便股價趨穩了,也沒人能保證病毒不再出現,但你可以去觀察一下中國、香港的狀況,當他們取消檢疫措施時,花了一周左右就重返工作岡位...等等的,做為參考,我們是否也能夠再次重返正常安全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監控醫療系統是否有足夠的容量來支持經濟復甦。 我的直覺是,人們不會回去工作,除非有適當的醫療保健可以保證他們在染病後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Q2:就...

2021.03.05-Volatility, Skepticism, Retail v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 ITK with Cathie Wood重點摘要+部份內容翻譯

圖片
 幫大家做功課,ARK Invest在2021.03.05發布的談話影片 標題:波動,懷疑,散戶V.S.機構投資者 一邊聽、一邊做一點簡單的整理,提供給大家參考參考。 =============================================== ●原始影片: ●重點摘要: 令人感到興奮的一週(0:00~1:55) 這是個非常令人興奮的一週,給了我們很多千載難逢的機會! 有一位新的分析師 Will Scherer 加入我們,他負責追蹤AI領域並和Maximilian Friedrich一起研究Fintech領域,而他的自我介紹第一句話就是「 很興奮可以活在這個時代,而ARK站在時代的尖端迎接未來所有令人驚豔的改變 」這是我很高興可以聽到的。 尤其是過去的幾週,我知道外界對於整個世界的持續發展有很多恐懼、不確定性、以及懷疑的聲音,但我必須重申一次,我們正在做很多原創的研究報告,而且有著展望未來五年的投資眼光,我們是真的對於過去幾週呈現在眼前的機會感到相當興奮,如你所知道的,依照我們策略所篩選出來投資的標的,最低收益預期回報率為15% /複合年利率(五年翻一倍),你能想像嗎?僅是過去幾週股票市場的活動,就很可能已經達到我們的預期利率。再重申一次,這只是我們的假設,我們有可能是錯的、也有可能是世界末日,我知道我有法規遵循的義務而且必須很小心、儘可能地正確的談論這個議題。 對於那些懷疑者的看法(1:55~4:45) 根據我們預測,過去這兩週是給所有創新策略投資人的一份大禮 ,因為我們相信我們是走在正確的路上,顛覆性的創新將會帶來指數式的成長,這些公司的成長是極快速且巨大的,有些人可能難以置信,舉例來說,我們預計電動車銷量在未來的五年,全球(包含中國)年複合增長率為82%,大部分的人看到這數字都會說「我才不信。」 面對這些質疑者,我們會這樣推論的原因在於,現在的汽車產業已經非常成熟、它並沒有在增長,事實上,我們認為已經達到顛峰了,這表示未來汽車的數量只會持續下降。如果我們是對的,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共乘共享的機會(無論是人力或是自動駕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願意相信電動車未來五年有82%複合增長率的原因,在那些投資機構的汽車產業分析師,很多都是所謂的價值投資者,所以對於我們認定的巨大投資機會,有很大的意見分歧。已經與世界脫節的人們,怎麼說就是不願意相信。 這...

2021.02.26-Market Liquidity, Inflation, & Financial System | ITK with Cathie Wood 重點摘要+部份內容翻譯

圖片
幫大家做功課,重點節錄、翻譯一下 2021/02/26-ARK Invest頻道中發布的影片 Cathie Wood談話內容, 標題:市場流動性,通貨膨脹和金融體系 做一點整理和紀錄,僅作為投資參考,不做任何投資建議。 ================================================= ●原始影片: ●重點摘要: 在經過1~2週瘋狂的下跌修正後,該影片為ARK Invest首次破例在一般工作日錄製Youtube影片分享觀點。 對於Fed的財政政策看法(0:00~06:30) Cathie Wood認為Fed會持續目前的貨幣寬鬆政策,Fed的主席很明確指出緊縮的兩個條件,A.充分就業、B.通貨膨脹率大於2%,兩者都還差得遠了。 現在市場上有出現一些指標、聲音要求Fed對貨幣政策做改變,其實只是投資人在尋求一個更好的買入價格,各項資產上升的速度非常快,尤其是銅。美元貶值但房價卻以兩位數的暴漲幅度在上升,非常令人驚訝。 即便在近期的劇烈動盪之後,我們仍擁有十分強大的資產,股票市場的價格總體來說仍在上漲,加密貨幣領域也都看到了劇烈的變動,但Fed截自目前為止尚未對此做出回應。事實上市場是引領Fed的,相信Fed會在未來的財政政策上做出回應。 談到財政政策,紓困方案預估會有約1.7-1.9兆的預算(不包含每小時15美元最低工資的法案),若算上最低工資法案,至少還要再增加3-4兆的負債在基礎建設法案中,Cathie Wood舉例60年代「guns and butter」的經濟學模型,說明未來勢必要以某種方式償還的,而為了擺脫經濟困境,我們希望經濟持續成長,而「創新」將會是解決方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對於總整體經濟的看法(06:30~08:30) 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約6千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逐漸流入市場(並不包含在上述的1.9兆方案中),在2/27公布的個人可支配所得統計報告中,也顯示了每人收入約上升了11.5% /月,每月花費也上升2.4% /月,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而儲蓄率則是又上升到了20.5% ,我們本來認為會逐漸下降到個位數,但卻沒有。 我們認為所有領先指標都顯示經濟將持續火力全開的發展下去(on fire),尤其是Covid-19加速了一切都數位化的過程,經濟成長遠比我們預期的更快速,可以觀察到目前房產和資本支出都雙雙上升,每一...